關于萬家
吐魯番沙漠植物園 |
發布時間:2019-03-04 文章來源:本站 瀏覽次數:5561 |
在我國,荒漠首要散布在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陜西等地,面積有260多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國土面積27%。也就是說,我國差不多四分之一都是荒漠。
吐魯番沙漠植物園隸屬于我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輿研討所,成立于1976年,是以中亞及干旱區溫帶荒漠植物區系為收集引種研討對象的科學型植物園,是世界上海拔最低、植物生存環境最惡劣的沙漠植物園,具有明顯的地域及植物區系特色。筆者有幸于2018年5月訪問了這座我國獨具特色的植物園。
踏入植物園,首先見到的是蒙古沙冬青栽植的綠籬,這也是園內的特色植物之一。接著便是各品種群的稀有植物,如檉柳類、沙拐棗類、老鼠瓜、甘草類、梭梭等。園內荒漠植物的類群種數占我國荒漠區域植物散布總數的80%以上,它們與其他人工沙漠植被有機融合,與風蝕流沙地貌相映襯,構成了內陸干旱荒漠區的共同景觀。
因觀賞時刻有限,筆者只觀賞了吐魯番沙漠植物園的中心區域,即情人草園、禾草園、檉柳定植區、沙拐棗定植區、荒漠灌叢(木)定植區和荒漠野生觀賞植物區。
荒漠灌叢(木)定植區
該區共計展出30余種荒漠灌木植物。具有特色的植物類群有常綠灌木霸王、沙冬青屬、白刺屬、甘草屬、梭梭屬、枸杞屬、準噶爾鐵線蓮、沙木蓼、錦雞兒屬、麻黃屬、駝蹄瓣屬等,不少種是我國荒漠特有品種和散布區的建群種。該區以科屬分類布局,按恩格勒體系排列,已成為干旱區進行植物學研討、科普和教學的活標本園。 也許“梭梭”這個姓名對我們有些陌生,但說起它的親戚,我們應該都很熟悉,比方菜市場里賣的紅莧菜、路邊的灰灰菜、綁成掃帚的地膚。不過這些植物都遠不如梭梭身形巨大。在莧科家族和荒漠植物中,梭梭“身高”可達9米,算是個大塊頭了。
全世界莧科藜亞科梭梭屬的植物一共有11種,首要生活區域是地中海到中亞一帶的干旱區域。在我國散布的梭梭屬植物有兩種,就是梭梭和白梭梭,其間白梭梭首要散布在新疆,而梭梭在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都有散布。這兩個種在標本園里都有收集。梭梭能夠在年降水量50毫米,相對濕度低于40%的當地活下來,自有它的生存秘笈。除了荒漠植物通用的厚厚表皮,梭梭還具有共同的夏休眠特性,以度過炎炎夏日。別的,梭梭的根系通常會扎到地下三四米深,最深可達五米,來獲取更多的水分。
豆科沙冬青屬是荒漠區域的一個特有屬,也是西北乃至中亞荒漠僅有的旱生常綠灌木。所以,沙冬青對于研討豆科植物的體系發育、古植物區系、古地輿及第三紀氣候特征,特別是研討亞洲中部荒漠植被的來源和構成具有較重要的科學價值。園內沙冬青屬多為蒙古沙冬青,還有一種該屬的植物,即新疆沙冬青,又叫小沙冬青,是國家二級維護植物。
霸王作為沙漠區域少有的常綠灌木植物,多生善于干旱的砂地、多石礫地及覆沙地上,是荒漠灌叢植被的首要優勢種和建群種之一。高度可達1米,條形的葉片銀色、肉質。它在我國的自然散布區域多為生態軟弱地帶,現有群落散布稀少,且因長期過度放牧而損壞嚴重。與其同屬的駱駝蹄瓣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厘米至80厘米,枝條基部木質化;ê苊利,花瓣的先端近白色,下部橘紅色;ㄆ5月至6月。生于沖積平原、綠洲、濕潤沙地和荒地,也是一種優秀的固沙植物。
檸條錦雞兒也是一種表現極佳的抗風固沙樹種,高可達5米,是沙漠地帶的優勢種。老枝金黃色,嫩枝密被白色柔毛。羽狀復葉,具小葉6對至8對,葉子的正反面也密被白色柔毛。園區內同屬的植物還有4種,即絹毛綿雞兒、灰色小葉錦雞兒、荒漠錦雞兒、紅花錦雞兒,都是非常值得推廣的樹種。
中麻黃為我國散布最廣的麻黃之一,以西北各省區最為常見。生于海拔數百米至2000多米的干旱荒漠、沙灘區域及干旱的山坡或草地上。同屬的木賊麻黃就是提取聞名藥物成分———麻黃堿的重要原料,其植株內的生物堿含量較同屬其他品種高。園內的麻黃屬植物還有膜翅麻黃、草麻黃兩個種。
情人草園 該園中屬白花丹科補血草屬的補血草就是在花市上被稱為“勿忘我”的植物之一,也正由于此,該園被命名為“情人草園”。因該屬植物在中藥中被認為有補血的功效而得名。 在插花或干花中常用的“勿忘我”是深紫色的星斗花,又名深波葉補血草。我國的補血草屬植物有18個種,首要產于新疆。而在植物園內,就有8個種,分別是二色補血草、細裂補血草、黃花補血草、大葉補血草、耳葉補血草、簇枝補血草、繁枝補血草、喀什補血草,但后三種在園內長勢欠安。
|
上一篇: 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持續推進 | 下一篇: 知山樂水覓唐詩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