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小爪螨Oligonychus perditus Pritchard et Baker屬真螨目,葉螨科,小爪螨屬。分布于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等地區。為害檜柏、真柏、側柏、花柏、龍柏、蜀柏、撒金柏、千頭柏、塔柏、云柏、翠柏、云杉、雪松和馬尾松等多種常綠植物以及柿樹、矢車菊等。
形態特征 成螨雌體長約0.36毫米,橢圓形,褐綠或紅色,足和顎體橘黃色。雄成螨菱形,體色淺綠或紅色。卵球形,半透明,淺紅色。若螨體小似成螨,淺紅色。
生活習性 華北地區一年發生10代左右,以卵在柏葉間縫處越冬。翌年4月上旬若螨孵化刺吸為害。5月中旬出現第一代卵和大量若螨,借風力傳播,以后各代繁殖和發育極不整齊。河北地區以5-7月柏樹上受害嚴重,受害后葉片枯黃易落。其為害狀較容易識別,凡柏葉之間有絲拉網,并粘滿灰塵,葉色不正常,說明該螨發生已經很嚴重。夏季雨期蟲口密度下降,9月又出現一次小為害高峰,10月雌成螨產卵,隨著氣溫下降,以卵越冬。松樹上常發生云杉小爪螨(S.piceae Reck),一年發生8代左右,以卵在1年生枝梢芽鱗、皮縫或球果鱗片內越冬。河北地區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卵孵化和為害,5-7月為害嚴重,世代重疊,為害直至10月,以卵越冬。
綜合防治
(1)保護和利用天敵 發生不嚴重時,盡量不打農藥,以保護草蛉、瓢蟲、黑花蝽和益螨等天敵。
(2)藥劑防治 早春松柏發芽前噴施石硫合劑80倍液防治,以消滅越冬卵,并兼治越冬蚜蟲。為害期噴施20%螨死凈(阿波羅)或34%殺螨利果乳劑2000倍液防治。
|
|